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化语文教学的内涵。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锦瑟》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1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

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四)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引导:现在让我们借助一段动画影片,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flasn影片《锦瑟》.

学生观后结合诗歌及画面谈谈这首诗的意境。

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五)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哀怨的感情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商隐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李诗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强调美对人精神的涵养作用,鼓励学生注重提高审美的境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哀怨的感情基调及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体会李诗神秘的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寻找突破点、切入角度理解诗歌,即“理解诗歌的多义性”;体会本诗非写实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2、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沁阳人。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锦瑟》这首诗流传最广、影响、争议最多、晦涩难懂、众说纷纭,被人们称为“斯芬达科斯之谜”、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赏析诗歌

(一)初读,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

可(难道,哪能)

惘(wǎnɡ)然(迷惘,茫然)

用现代语句翻译诗歌: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3、讨论:初读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诗人想表达什么?

指导提示:压缩诗歌,抓诗眼,感诗情。

压缩成七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压缩成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可追忆,当时已惘然。

再压缩:锦瑟弦,思华年。(内容诗眼)可追忆,已惘然。(情感诗眼)

4、小结:诗人看到锦瑟,听到锦瑟幽幽的旋律,不由想起了自己青年时代。那是一段多么美好而又感伤的回忆啊,可是往事却如一片云烟,令人难以真切把握。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二)再读,析“此情”

1、朗读中间两联,掌握四个典故。

①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中蝴蝶快乐

梦后怅然

诗人早年及第娶妻仕进快乐

现在发妻早逝沉寂下僚怅然

②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鳖灵),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一说,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为鹃。

望帝国家生命哀伤

诗人青春爱情哀伤

③鲛人泣泪: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④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珠玉沉于海埋于土泣泪生烟

诗人沉寂下僚半世蹉跎自伤自怜

年少时玉生烟今日珠有泪

2、分析重点词语,探讨“此情”。(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①“迷”——迷恋、痴迷、入迷、迷失;“梦”——理想、抱负、恋情、美好的时光等等。此情实为一种迷惘之情。

②“托”——寄托、托付(生而不能,死则续梦);“春心”——伤春之心,不忍逝去;爱情。此情实为一种怀恨、执着之情,也可为一种殷切的思念之情。

③“泪”——遗珠泪,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被人识,深情无人领会。此情实为一种伤感、悲伤之情。

④“烟”——暖玉烟,可望不可及,幽微飘渺无法把握。此情实为一种无奈、嗟悼之情。

3、小结: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无奈,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会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

(三)三读,悟诗情

1、请结合李商隐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试着探讨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而如此哀怨悲痛。(开放题,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

李商隐才华横溢,少有文名,抱负远大,受牛党成员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与李党成员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成婚,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灰,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此时李唐王朝气息奄奄,作者经历宦海沉浮壮志成灰,妻子也已早亡。他一生的回忆,一生的苦心孤诣,一生的诗,一生的情,像一部高度浓缩的写意默片,都在这首《锦瑟》中了。后人认为此诗是李商隐的压卷之作。

有人说,《锦瑟》是中国诗歌解人最多、争论、聚讼最繁的一首诗,古往今来解读这首诗的作品不下数百,解读的派别多达十余种。晚唐以来留有姓名的解家就达百位以上。

关于《锦瑟》的诗意,最新的资料总结竟达十四解以上,大致包括令狐青衣说、音乐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哀唐室衰亡说、诗序说、情场忏悔说等。

相思说:思念恋人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谐的恋情。看到“锦瑟”,想到恋情的华美。锦瑟,你为何无缘无故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对恋情的记忆。感觉幸福、遥远又迷惘。像庄生梦蝶一样如梦如幻,像望帝化鹃泣血哀啼一样执着和凄美。感觉恋情如沧海明月中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的珍珠一样晶莹、纯洁,又如蓝田暖日里美玉所升腾的缭绕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多想把这份记忆珍藏,可在过去恋情发生之时就已迷惘!

悼亡说: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

自伤说:诗人独自哀伤之情。锦瑟呀,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过去的青春年华。感觉是那样美丽、虚幻、飘渺、伤感。自己曾如庄生梦蝶一样追逐美好梦想,曾如让贤亡国、化鸟悲啼的望帝一样执着。可理想未能实现,自己如沧海朗月中的鲛人泣泪为珠,虽然是沧海遗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负,但依然如明珠一样,闪亮依旧,晶莹依旧,纯洁依旧,丝毫不减高洁节操!可毕竟美好年华和理想如蓝田暖日中的美玉升腾缭绕起来的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年华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远珍藏,只是当时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现在才终于明白。

李商隐的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长期的失意。但他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套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否则,李商隐的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就都可当做政治诗读了。个人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当然,诗歌欣赏本就是“仁者见仁”的愉快活儿。有自己的观点,并能说明理由就行。

2、小结:《锦瑟》,像一座美轮美奂的迷宫,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惊叹心驰,却寻不到进入的路径,他们一开始便迷失在路口,惝恍猜测,未知所踪。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写: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朝诗论家、一代诗宗王士禛也在诗论中说:一篇《锦瑟》解人难。虽然这首诗的主旨我们无法确定,但是一千多年来它依然深深的吸引众多读者,每个人似乎都能在这首七律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感情寄托。王蒙先生就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总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篇《锦瑟》。

(四)四读,体美感

1、梁启超先生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样化的,神秘的。”张中行也说:读这首诗“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2、思考:诗歌中间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他们又是如何体现丰富的情感的?

明确:这两联的手法和首尾两联不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立象尽意”,所立的意象,不是单独的,各个意象之间隐含着和谐的关系。蝴蝶和杜鹃,庄生和望帝,属同类,通过“晓梦”、“春心”将之深化到梦中和心中,就不是一般的,而是心灵的画图。同样,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在时间上是一早一晚,在空间上是一海一陆。在色彩上冷暖交融,而在情调上则是珠泪之悲和如遇寒而雾,这是联想的统一。而且此联表面上与前联不相属,但在意脉上渗入了“可望不可即”的性质。照应了首联的“思华年”,又为“成追忆”作了铺垫。这样,就以静态的画图沟通了首尾两联意脉的律动。使得全诗不但统一和谐起来,而且将意象和抒情、视觉和心像、静态和动态丰富统一在圆融的意境之中。

象征的手法;跳跃的逻辑;联想的统一;写意的手法,朦胧美。

三、总结延伸

1、诗歌总结:

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艺术手法:用典,象征,联想

李商隐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和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完全不同与白居易强调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而且留给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是空前的。直到清朝,西方的很多文化进入中国,对此才有了“唯美主义”这个西方人发明的标签。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朦胧诗派

2、《红楼梦》第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里,宝玉对黛玉诉肺腑后,二人感情笃定。假设黛玉题帕,会送李诗的哪一联给宝玉呢?

参考:第一种看法:送颔联——美好的爱情像蝴蝶梦一样朦胧而又浪漫,令人神往迷恋;一片思慕春心付与悲啼的杜鹃,绵绵不绝。既能表现黛玉的痴情与忠贞,又蒙着一层悲剧色彩,与原著相符。

第二种看法:送颈联——宝黛奇情,有还泪说。那月下沧海的鲛人分明是黛玉的化身,爱情不为礼教认可,孤寂伤感,夜夜流泪成沧海。蓝田美玉也能预表宝玉,纯洁,有才华,埋于山中不外现。两句表达了高洁的感情,是爱慕,执着,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婉的。

3、课外阅读李商隐的两首《无题》,体会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1.遵循物象→意象→意境的认识途径,学习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

2.把握诗歌运用的比兴、用典、象征等手法的妙处。

3.品味意象,体悟诗人心中“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通过对核心意象“晓梦”“春心”“珠”“玉”等的品味,体悟诗人心中“悲”的丰富内涵。

一、导入

《诗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是什么呢?是你心里面的思想、意念、感情。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呢?从意象,从作者经历。

意象就是带上了主观情感的物象,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物象说起。

二、检索“物象”

请大家齐读整首诗,说说这首诗里写了哪些物象?

锦瑟、华年,庄周、蝴蝶、晓梦、望帝、杜鹃、春心,明月、暖日、珠、玉。

人:庄周、望帝;物,锦瑟、明月、暖日、珠、玉,蝴蝶、杜鹃。

回忆:华年眼前:锦瑟。

传说典故,眼前之景。

直观的物,抽象的年华、春心。

这些物象,在诗中着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就直接可以说是意象了。如此纷繁交错的意象,难怪诗歌让人感到朦胧模糊难懂了!当然难懂并不是没法读懂。“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还从这些物象入手。

三、剖析“意象”

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些是核心意象。

1.先看首联

锦瑟是漂亮的瑟。

华年是花样年华、美好时光。

问题一:这里重在强调锦瑟还是华年?锦瑟在这里的作用?起兴(借题发挥),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问题二:锦瑟的“一弦一柱”为什么会让我想到华年?

数字上:一弦一柱正像一年一年,正好代表经历的年华和时间。

音乐内容上:五十弦的表现力更丰富更细腻,想到我的年华也更细致更悲切。

漂亮的瑟无缘无故有五十弦,(“无端是无缘无故,实际上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它特殊的沉重的情感,现在大家还认识不到,等理解了诗意之后,回头我们再来品读它。”)

2.下面来看颔联的意象,

问题一:这句话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晓梦。

结合资料看,作者的梦想是什么?光耀门楣、仕途通达、卖与帝王家、国家栋梁。当庄周梦为蝴蝶的时候,是多么美丽、多姿多彩,所以他完全沉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当诗人谈到梦想时也必然痴迷忘我吧,因为这种渴望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也是融在骨子里,化在血液里的存在了。然而这种梦想有没有实现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晓”,梦的短暂,梦要结束,理想落空。“晓”是说天快要亮了,“晓梦”是破晓以前的梦,这是言梦之短,因为天很快就要亮了,你马上就要醒了。人们常说“夜长梦多”,夜长,你爱做多少梦就做多少梦,所以“晓梦”极言其梦境之短暂,梦要结束了。

看下一句的内容。解读典故:望帝托杜鹃。望帝是蜀国的君主,望帝让位给臣子,却没想到这位臣子是个暴君,老百姓苦不堪言。望帝死后,他的魂魄变成了杜鹃,因为一直怀念故国,所以杜鹃的叫声好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且杜鹃总是要一直叫到口中流出鲜血为止。

问题二:这里的核心意象是什么?春心。李商隐另外有一首诗《无题》,最后两句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他说,你那份春天觉醒的,追求的向往的心不要跟花一样争着开放,“春心莫共花争发”,因为你把这么热烈、深刻的感情投入进去,你最后落到的下场是“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每一寸相思的情感、你燃烧的结果是变成灰烬。可见,“春心”在李商隐的诗里多表示追求,向往的心。

望帝的春心是什么?爱国之心。李商隐的春心是什么?成为国家栋梁的仕途之心。

诗人和望帝一样只能把那一份感情,那追求、向往的“春心”“托杜鹃”。可见,李商隐借杜鹃啼血来哀鸣自己理想落空的人生。

小结:从颔联看,不管梦多么美好,春心多么执着,最终理想破灭,这是追忆年华诗人心中的第一层痛。

大家来读一读,揣摩一下情感。核心意象要重读。

过渡:理想是要建立在自身的实力之上。李商隐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诗歌的颈联也就是第三联回答了这个问题。

3.问题一:颈联哪些物象可以看出李商隐对自己的评价?珠、玉。

珠玉的珍贵和稀有,为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在古典文化中,珠和玉具有特定的内涵,你知道哪些?

①怀玉之才②明珠暗投(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视)③隋珠弹雀,比喻大材小用。珠喻指才华或有才之人。④“一片冰心在玉壶”:喻指品行的高洁。

⑤《礼记》中,孔子赋予了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还强调“古之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玉为温润、高洁的文化符号。

⑥李商隐字义山,为什么号玉溪生?因为李商隐出生在丹河之滨,河水清澈,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如玉一样清澈透明,因此起名叫玉溪生,也有自我勉励之意。

⑦典故: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遗漏)卞和泣玉意在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被重用。

⑧贾宝玉生下时口中含的那块玉,是女娲补天时遗漏下的一块石头,因为不甘于才华被埋没,请求道士将它带入凡间,投胎作贾宝玉。

可见:“珠”、“玉”乃诗人自喻,喻指自己的才华、能力、德行。

问题二:自己满腹才华,却是怎样的遭遇呢?你能不能从诗歌中读出来?

典故:鲛人泣珠,海中美人鱼,美丽而神秘,只在大海深处,对水质很挑剔,不愿在不洁的水中生活,月明之夜,它的眼泪会化为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珍珠。天上有明月,地下有明珠,“珠有泪”鲛人的眼泪变成珠,

作者在此已经活用这个典故,情感上也有变化。“珠”是作者才能的喻指,“泪”是自己心境的活现。这种组合就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伤。

蓝田是产玉的地方,典故本身的内容,对表达情感没什么作用。日暖才会生烟,尤其玉,在阳光下会有流动的感觉,象烟云流动,古人又称之"良玉成烟",烟是玉存在的表现,生烟是让人看到玉的存在,现在却空有其烟,无人发现。

小结:良玉空有其烟,明珠空有其美,作者以珠、玉自比,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这是追忆年华诗人心中的第二层痛。这两层痛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先果后因,正因为怀才不遇才会理想落空。

请一位同学来示范朗读一下,突出核心意象。

4.看尾联,

问题一:根据上面的内容,“此情”代指什么?

怀才不遇、梦想落空的伤感、迷惘。

如果一个人华年不再,理想破灭,才华不得重用,他转念想想,只要奋斗过,就无怨无悔,倒也可以聊以自慰。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他说,这些情感难道是今天追忆才感慨的吗?在当年我已经预感到了,会是迷惘而无所得,会是一场空啊。

问题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明知一场空,却还要去实现它,明知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奈何。回想一生,感伤身世。

同学们,你无法把握你的人生,这是不是人生的悲剧。

李商隐的一生的确是无可奈何的。他是想凭借才华走向仕途,并不想卷入党争之中,但事与愿违,朋党这根无形的绳索却死死地缠绕在他身上,让他举步维艰、一生漂泊、不得其志,只得到处投靠藩镇、疆吏当僚属幕宾来维持生计。可以说“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补充提问:于是再来看“无端”,无缘无故,是谁无缘无故?

表面上诗人在责怪埋怨锦瑟,锦瑟呀,你的弦为什么偏偏要是五十根,勾起我这个年近五十的老人的伤心之处,使我不得安宁呢?明明是自己有苦难言,无处发泄,却来责怪、埋怨锦瑟,

所以深层次看是诗人无缘无故,是诗人无理。而正是这种“无理”,才让我们体会到诗人这种深深的懊恼和伤感,更能体会到他的无助和无可奈何。

四、领悟“情感”

本诗首联由锦瑟起兴,引发对华年的回忆。颈联颔联是具体的表述,抒发的是理想落空,怀才不遇的感伤,反过来,正是因为才德被弃,才会理想落空,也才会有在人生暮年追忆华年的感伤和无奈。如果前两者是精神层面的困境,是精神之困,追忆年华则是生命之悲。尾联总结,引出更深的无奈和悲情。整首诗追思华年、感伤身世,笼罩着一种浓浓的悲情。

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诗,突出核心意象,或者老师范读。

五、鉴赏“手法”

从鉴赏的角度来总结一下诗歌主要用了哪些手法?

比兴。既增加了朦胧美又显得顺理成章

用典。但并不用典故的内涵,只是取字面义,借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身也就增加诗歌的朦胧美。(什么是朦胧美?雾失楼台,山色空濛,月下荷塘,••••••清晰美美在一览无余,巨细毕现的饱和的满足感。朦胧美美在对缺失不断寻求中的焦灼和发现时的欣喜。我们这节课其实就是在充分体验这首诗作的朦胧美。)

比喻。以珠玉来自喻。神秘又耐人寻味。

总结:

李商隐并不是非常明确地为一时一地,一草一木而悲伤,他在感慨自己的一生,他在追思自己的华年。这一生的曲折坎坷、颠沛流离,这一生的华丽开场又黯然落幕,这一生的孜孜追求却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这首指向并不十分明确的诗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为什么能脍炙人口,备受推崇?不仅仅是其比兴、典故、象征等手法的巧妙运用,更主要的是思想。技巧只是一时的惊艳,思想才能永久的流传。古往今来文人士子读起这首诗,可能并不能说清道明,但都“心有戚戚”,正是这种人类的共通感,才使得经典拥有了无穷的魅力。

学生再次齐读。体悟诗人曲折的人生和内心复杂的情感。

附:板书设计

锦瑟

李商隐

(首)追思华年

(颔)理想落空、精神之困、生命之悲

(颈)才德被弃

(尾)感伤身世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4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1.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

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3.苏轼《赤壁赋》 4.刘鹗《明湖居听书》

5.韩愈《听颖师弹琴》 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7.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二、如何理解《锦瑟》的字面意义?

1.理解典故

①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④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2.翻译诗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

三、如何理解《锦瑟》的深层意境?

第一联:起兴。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唱,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中问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第二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犹如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第三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最后一联: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四、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

1.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

2.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

3.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

4.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5.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6.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

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认为:(并不要求学生认同)

这首诗应该是感时伤世诗。《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五、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1.比喻象征,形象鲜明。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

2.意蕴深厚,朦胧梦幻

《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虽不能说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六、背诵诗歌。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5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读一首好诗,应该用心去体会,具体到今天这个舞台上,我希望同学们做到物我两忘,不仅应该忘掉台下所有人,更应该忘掉你自己。我们课本这个专题的小标题是“诗从肺腑出”,也就是说诗歌是诗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他面对自己五十多年人生岁月所作的字字珠玑的艰难的总结,我觉得大家也应该用同样的专一程度,你才可能体会到穿越时空的诗中所的蕴含的真情。所以,我请大家先不要看课本,因为这里面注释太多了,我们不妨先面对原初的那个文本,体会李商隐写了什么?看投影,诵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第一体会是什么?【投影:李商隐《锦瑟》】

二、初读

生:【齐读】

师:诗大家已经读过了,我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有凄美的感觉

师:能不能具体的谈谈是哪一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因为杜鹃的叫声比较凄凉

师:感觉很准确

生:有点哀怨惆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板书】此情 惘然

生:写的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还有第三联都是非常美的景色,虽然有淡淡的悲伤。

生: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从“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板书】追思华年。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这首诗初步的朗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应该说你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准的,你们会发现,根据我的板书,我们比较能明确的得出首联和尾联,它写了什么,它有什么样情感走向:追思华年和此情惘然。相反中间两联,可能因为,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很美又夹杂着一丝忧伤,但具体针对的事件,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则显得比较模糊。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区别?

生:因为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许多的典故。

师:昨天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说了,这些典故的解释字数远远超过诗歌本身的字数——用了典故之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如果知道典故就能够知道典故多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知道典故就会觉得晦涩难懂

师:典故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正好懂得,会觉得“每有会心”,很高兴;如果你不知道就会觉得一头雾水。概括的很好。

三:设谜

师:那么刚才这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实在咱们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过,我们来看一看,金末元初的一名文学评论家,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人元好问,他所写的这首《论诗绝句》。【投影: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化用《锦瑟》成句,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西昆派这是宋初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他们学习的楷模就是今天的李商隐,宋代的一批诗人围绕李商隐诗作的特点进行模仿,模仿他用典,用词华丽,甚至模仿他的晦涩难懂,诗家总喜欢写李商隐写过的那种语言风格、艺术风格的诗歌,但是“独恨无人作郑笺”,这“恨”就是遗憾。遗憾什么呢?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如果我不懂得它,就无法理解,就要去看注释。这“郑笺”中的“郑”,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他为《诗经》作了详细的笺注。“独恨无人作郑笺”是说,只是遗憾没有人给李商隐的诗作注。李商隐的诗,特别是这首《锦瑟》,千百年来,晦涩难懂。它的关键在于颔联和颈联。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前人已经做过多次的解谜活动。解谜的关键是颔、颈两联。大家把这两联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

四、探情——精读颔、颈两联

师:这两联四句,我们怎么去品呢?我们可以一句句,甚至一个词、一个字地去品,力图读出诗句背后所蕴含的真情。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我解读完之后,大家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庄生晓梦迷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以后他怅然若失,不知道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或者说,把这个视角完全倒置,我是蝴蝶梦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诗中“晓梦”二字,是指拂晓的梦,拂晓的梦有一个特点,短暂而迷离。恍恍惚惚,你觉得记住了,其实也没有记住,你回忆得越多,也就忘记得越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看人生的一个基本态度:人生如梦。【板书:人生如梦】然后还要注意一“迷”字,这是“迷惑”、“迷惘”之意。这是一首追思华年的诗歌,现实和梦境在这样的心态下会分不清的,五十多岁了,回忆二十岁、三十岁的青春年华,他对那些细节都记得很清楚,但他有时候会怀疑——那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时光的淘洗,磨平了所有值得记忆的细节。因此,人生如梦,亦真亦幻。【板书:亦真亦幻】回忆带来的错觉,因为时间的推远而变得美好。这也就是老师读此联的感受,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大家马上讲下面的诗句,先把典故解释一下,从形象和画面入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这一句诗能够触动你的哪一根心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静读,然后三分钟自己思考分析,再做一点交流。

生:【读,思考,交流。】

师:好了,我们现在交流一下,按说是随意的交流,但是考虑这是一首律诗,有他的内部逻辑,起承转合,说每一句也要相对集中,还是按照诗歌的顺序,我们先来分析颔联。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

师: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李商隐也有政治层面的诉求,我们先保留这种猜测。通过杜鹃的啼血,我们已经逐步对对“此情为何”作了推测。

生:我也喜欢这句,表现作者对美好东西失去的伤感。

师:繁华落去,才会去珍惜,我们为他鼓掌,他对杜鹃的情感所指,没有固定在一个层面上,而是杜鹃啼血本来是对故国的还念,但现在是对所有美好事物的怀念。

生:春心可以使对青春、爱情的追求,我知道李商隐以前卷入过党争的纠纷,也有作者对青春的遗憾,或对爱情的追求。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你已经能够做到知人论世,知道他曾经卷入、游离于党争,你能抓住春心进行解读,很好,你能解释一下春心这个典故吗?

生: “春心”:《楚辞·招魂》:“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此“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刚才这几位的同学,分别分析了春心、杜鹃的解释,虽然理解不同,但基调都是一样的,都是悲伤,悲哀和失落,我们想想这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单从形象来看,春心、杜鹃啊,大家想想这个季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高兴。

师:“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为何作者用了这两个典故却表达的是悲伤、哀婉的情感【板书:哀婉】,可以这样写吗?这是什么样的手法。

生:是反衬。

师: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曾经说过: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増其哀乐。他的哀婉之情是通过有固定情感指向的意象体现的。【板书:意象】诗歌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杜鹃这个意象,不仅仅是李商隐一个人在用,也不是他第一次用,前人后人都在用。前面大家学过的例子,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杜鹃是一个悲伤的调子,在中古典诗歌里面有了一个固定的调子,再比如说,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可以表达杜鹃这个形象,李商隐用它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我们以之为媒介,能通过它读出两种情感。这句话就到这里,我们分析下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生: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话应该是化用南海鲛人的故事。《博物志》卷二有说:“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如绩,其眼能泣珠。”,我觉得表现了时光流逝。

师:打断一下,怎么体现时光流逝?

生:年华像珍珠那样珍贵,就表现了李商隐对年华流逝的恍惚和失落。

师:很好,一方面结合诗歌的基调,一方面诗句里明月、夜明珠,是美好而短暂的。

生:世事无常,时光流逝不断地变化。

师:具体来说呢?

生:人生如同月亮的变化。

师:确实,月有阴晴圆缺。

生:第一句追思华年,有明月,明珠和泪滴,都是圆形的事物,都是人老珠黄的感觉。

师,我觉得你的分析逻辑有些问题,圆形事物,这没问题,接着就是“人老珠黄”我觉得中间有点过渡,我们又一句话:破镜重圆,人们对于圆形的事物总有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些圆形的事物总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觉得在这里有什么不足?

生:珠有泪。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生:南海鲛人的故事,鲛人泣泪成珠。

师:鲛人泣泪成珠。

生:有些伤悲。

师:确实,只有通过痛苦的哭泣才能成美丽的珍珠,刚才通过这个同学的分析,通过痛苦的锤炼才能成为珍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珠不但和泪发生关联,还和什么发生关联,就是月亮。蚌珠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变化,蚌病成珠,也就是说河蚌通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变成珍珠。所以我们可以对第三联做如此总结:痛之美。痛苦背后的美丽。【板书:痛之美】沧海月明珠有泪,有年华的流逝,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月亮和大海总是固定搭配,经常组合的意象,它是一对意象组合,【板书:画面】一个是深邃的背景,一个是光芒的主体,他们形成了时空幽邃之感。比如说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再比如说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学过《赤壁赋》知道变与不变的道理,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可是每一天的圆缺程度都不一样,就如美好的年华,它留在我们心里,却一去不返。然后我们来看最后一句。

生:蓝田日暖玉生烟。书下注释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致焉。也就说美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你总不知道他的美好,逝去之后才知道。诗人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三十岁的年华的美好。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在当时可能不知道他的美好,就像我非常羡慕现在的你们,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能理解,那种模糊,那种青烟缭绕,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景。

生:这一句也了描绘一幅美好的农家景色,一幅暖暖的农家。

师:我有一点不同意,你分析的画面暖暖的阳光,但是诗人是不是表达一种快乐之情,其他三句的悲伤基调,有没有在里面?

生:有一点悲伤在里面。

师:最后一句,模糊的形象,温暖的色彩,【板书:温度】

五、初解

师:这是今天的四句诗,通过大家精彩的解读,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怎样一种情感基调: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你猜一猜,他应该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的情怀?

生: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仕途的不顺利的怅惘和悲伤。

师:这个回答结合了对典故的分析和理解。

生: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和自己没有珍惜的悲伤。

生: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有可能是对爱情的向往。

师: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美好事物还是爱情,我不愿给大家一个定论,我们一起看看李商隐的生平。【投影:幼年失怙,怀才不遇,妻子早亡,卷入党争,仕途灰暗】五十年了,这样的人生岁月,充满悲痛,但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为什么哀婉、凄切,跟他的经历是有关的。就是韩愈说的那句话“穷苦之言易好,欢愉之辞难工”。只有悲愤才能出诗人。通过投影所展示的诗人生平简表,我想让大家知道华年是有多样性的,惘然之情也是有立体感的,

六、总结——如何解谜

师: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史上这个最著名的谜语的。【投影:还原画面、体会美感、解读意象、寻觅真情、结合自身、共鸣于心】

我们从具体的画面开始(当然有的时候你们是从典故开始),体会诗歌的美感。然后我们了解诗歌核心的审美概念,就是意象,从中寻觅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比如那只杜鹃,比如沧海和明月。最后,我们也加入自己的视角,参与解读,我们和李商隐共同创作了这首诗。结合自身,共鸣于心。

不妨看看朱光潜的这句话: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这“无数的心领神会者”是谁?今天,在坐的各位,你们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你们对这首诗,这个谜的解读,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读。

让我们最后把这首诗再诵读一遍。

生:【诵读诗歌】

师:好,课上到这里,谢谢。


精选图文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