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印刷行业分析报告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几年专车行业发展迅猛,业务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专车行业也出现了很多风险与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安全问题、司机刷单等。下面跟小编来看看大家关于专车行业分析吧!

专车未来前景如何?

最近专车市场的混乱程度,和入夏气温的上升几成正比。广州对优步发难,北京约谈滴滴,并且相当数量的城市针对专车的执法行动,引发了群体事件。另一方面,滴滴快的和优步在要求司机冷静、对主管部门服软的同时,却暗中加大补贴奖励力度鼓励更多司机加入专车市场,鼓励在册的司机多抢单。

与此同时,合并后的滴滴快的,五月中旬以来迅速拓展旗下产品线,迅速推出快车、顺风车、代驾三条产品线并大力补贴推广,在架空优步的同时也令嘀嗒拼车、e代驾之类公司脊背发凉,但同时严重影响了自身旗下专车业务,滴滴和一号专车的订单锐减。

常见的棋牌对弈中,如果一方暂居下风,一种人会选择伺机翻盘(运用规则),另一种人会把牌桌掀翻(重构规则),常见情况无非如此。然而这一次,在体量规模上压倒对手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后,滴滴站起来把桌子掀了,亲手毁掉了自己经营起来的专车市场,真的是十分诡异的事。

在一般人看来,滴滴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把尽可能多的交通参与者吸纳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造成既成事实,并且为后边的融资或上市制造业绩。这种“大棋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阴谋论,将一切难以解读的现象归于某种阴谋,也是一种很偷懒的分析思路。而在本人看来,比阴谋论更有效的分析法,就是别想太多。如果某种路数大家都看不懂,就不要去分析了。通常情况下,出了臭棋的可能性更大。

在滴滴之前,优步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出了一步臭棋。2014年夏天优步进入大陆市场同期,滴滴和快的推出了专车服务,加上之前的易到和AA租车,专车市场潜在竞争者众多。面对这种局面,优步使用低价的人民优步产品线来打开市场。随着低价加补贴,以及月入数万和豪车约炮的传说,优步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却也失去了国内高端出行用车市场,这是优步的第一个错误。

对优步模式赞许有加者不在少数,其中包括某牛腩创始人,为抬举自家O2O新产品,把优步吹上了天,连系统派单司机无法知道目的地这种匪夷所思的设计都被其夸了半天。其实,同样低价的情况下,系统派单司机盲接这一方式,恰恰是优步的致命伤,也最终导致优步在竞争中落败。“共享经济”与“司机不可选择目的地”,是最大的矛盾点。如果我只是出来玩玩,赚不到钱还不能选目的地,那我图什么呢?

所谓共享经济,P2P C2C这类需求,从来都是伪需求。当一个人,频繁对外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收入,你还认为他是一个普通的个人么?有意识有节奏地从事经营行为,就已经是B端的特征了,区别无非在于生意规模决定了此人是小的B端还是大的B端,前者是淘宝,后者是京东而已。既然是生意人,自然追求利益最大化。

中国与外国相比,在商业活动中,最大特点就是中国社会由于资源不足带来了过度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最后的赢家,往往是职业选手。试想,别人以此为生,你只是玩一玩,你如何与别人竞争?最终以赚钱为目的的司机才会构成服务的提供方,而指望好奇或约炮的车主提供稳定的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

然而,作为个人车主,带车加入优步或者滴滴司机,真的能挣钱么?让我们以一辆十五万的裸车为例,来简单的算一下。一般私家车,购买五年后残值只剩一半,按照每年行驶两万公里计算,每公里车款折旧为0.75元,考虑购置税折算则为0.86元。这个价位的车,排量通常为1.6到1.8,城市行驶百公里油耗约为8升,按照每升6.8元计算,每公里油费约为0.54元。十万公里的保养费用约为12000元,每公里折算为0.12元。加入专车,每年最低保险费用为交强险,三十万三者险以及车上乘员险,平摊到两万公里大约为每公里0.1元。以上费用均按照较低水平计算,每公里的成本加起来是1.6元。

未补贴的情况下,以北京为例,人民优步和滴滴快车的每公里车费是1.5元,每分钟时长费0.25元,如果考虑城市平均时速三十公里,则每公里时长费收入0.5元,一共2元,平台抽成百分之二十,司机到手收入1.6元每公里。是的,你没看错,你白干了。如果你的车每年公里数不到两万,如果你不是一单接一单而是中间有空驶,如果你交通违章,如果你的车价高于十五万,你一定亏本的。另外,行车走马三分险,在路上开车时间越久,出事故的几率越大,这种成本难以量化。

有的同志说,滴滴和优步都有补贴活动啊,目前不抽成还有各种奖励,我们不挣乘客的钱,挣打车软件的钱啊。我说同志你图样图森破啊,你觉得他们的补贴会持续多久呢,你觉得他们会一直让你挣这个补贴么。O2O公司补贴行为你觉得健康么,一分钱洗车,一块钱按摩,上门送餐减餐费,打车券……有本事你把补贴停掉试试,用户(包括乘客和司机)跑得比贼还快。

移动互联网项目到了目前的阶段,必须有明确的盈利能力,不能再搞什么免费模式了。所有to C的生意,其本质都是流量生意。不管是线下的店铺租金,还是线上的广告导流,购买的都是人的流量。有流量有产品才有收入,这是商业规律。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入口极其分散,很难实现PC互联网时代的廉价导流,且流量高度分化,斥巨资买来的流量可能与你的产品不对路而被浪费。在这种流量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延续PC互联网的免费思维,恰如饮鸩止渴。能活下来的公司,一定是要先赚钱。

而滴滴和优步的低价加补贴策略,恰恰动摇了自身生存的基础。价格本是很好的筛选器,专车市场的高定价高阶车款筛选出了一批愿意为更好乘车体验买单的价值用户,并且可以为平台带来很好的抽成收入,这是滴滴和优步们早已实践证明的。由于定位高于出租车市场,对其影响极其有限,政治影响也不算坏,没准还能因为解决出行矛盾被政府奖励个小红花戴一戴。

然而优步和滴滴先后将入门产品线的车费降到了低于出租车,并且降低了相应车型的准入门槛,于是整个市场乱掉了。滴滴桔色星期一出行活动的第一个周一,系统故障一单多派,招致大规模投诉;第二个周一,大量司机加入导致车比人多,抢单困难,北京街头出租车空驶率之高创记录,招致滴滴被约谈而停掉了该活动。但滴滴一不做二不休,在改免单为返券的同时,将车型准入标准由五年以内十万以上车价降低到六年以内七万以上车价。一时间泥沙俱下,各路黑车纷纷入伙,各种A0级破车遍地走,据司机称甚至有伪造行驶证修改车辆登记时间加入的。滴滴在不到一个月内变成了黑车集中营,这时候如果政府去端掉其服务器,倒是可以把黑车一网打尽呢,窃以为这才叫大棋呢。

可能滴滴觉得这样还不够闹腾,又马不停蹄开拓了顺风车和代驾两条产品线。哦对了还有什么吃货专车、游戏中心……估计用不了几天,打开滴滴软件会有打开微信的即视感。

写到这里,想起滴滴快的正在敲定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创下新高,可能不少于15亿美金,公司估值上升至120-150亿美元。这也是滴滴与快的宣布合并之后的第一轮融资。资本市场果然是神奇的存在,如果滴滴继续把钱用于市场补贴,可能也是一种创造社会价值的方式。哦对了,私家车参加以赢利为目的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目前在中国是非法的,在这条法律被修改之前,这一点没什么可讨论的。

滴滴出行“专车”产品分析报告

1、文档概览设备型号:荣耀9 STF-AL10系统版本:STF-AL10C00B138软件版本:V5.1.32_311体验时间:2018.2.18坐标:浙江省杭州市

2、产品简介产品名称:滴滴出行——专车产品类型:移动出行平台支持和平台:IOS、Andriod。产品slogan: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产品定位:为中高端用户提供高品质打车服务产品Logo(滴滴出行):产品介绍:滴滴出行是全球化的一站式综合移动出行平台,提供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豪华车、公交、小巴、代驾、租车、企业级、共享单车等全面的出行服务。专车产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分为舒适型、行政级、商务型3个标准,集普通叫车、接送机服务于一身。

3、产品背景2012年6月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快智科技在杭州成立并推出快的打车APP;双方均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叫车服务。2013年,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2014年8月,专车上线,为用户提供高端出行服务。2015年2月,滴滴打车(2014年5月“嘀嘀打车”更名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战略合并。2015年9月,全面品牌升级,更名“滴滴出行”。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不同于内容、游戏等产品服务,提供不同类型内容供给或世界观、玩法吸引不同偏好的用户,打车平台的用户核心需求是一致的——尽快叫车并到达目的地,因此在巨头林立的竞争环境下打车平台通过建立个性化服务维护维护消费者的忠诚的能力极其有限,缺少选择价格的筹码,面对有限的用户流量,价格战呼之欲出——滴滴与快的、滴滴快的与Uber接连进行以抢占市场为目的的烧钱大战。迄今可见:出行领域在兼并收购的浪潮中不断整合走到现在。滴滴出行的功能由最初的快车服务扩张到囊括专车、豪华车、代驾、租车、车辆交易等的全面出行交通方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4 产品结构

5、市场与用户分析5.1 网约车,治愈“打车难”之痛打车作为目前主流出行方式之一具有耗时短、行程自由与舒适同时价格较高的特点。经常选择打车的用户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对舒适性要求较高。许多常用其他交通方式的用户在特定场景下也会选择打车:如常自驾的人私家车不在身边;无车族赶时间或前往公共交通所不及的偏远地区。线上出行平台普及之前,在打车领域乘客与司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乘客可以搭乘的车辆限于路过自身位置的空出租车,而司机只能接视野范围内的乘客。线下打车存在着低峰时段和地段乘客、出租车资源闲置无法匹配而高峰时段出租车资源不足的问题,俗称“打车难”。综上所述,用户痛点如下:乘客: 乘车高峰段打车难、偏远地区打车难;等待时间未知,时间风险高。司机: 街头巡游接乘客,效率低,空驶率高;接乘客前对乘客行程一无所知,不知道能否接受,不确定性高。整理需求如下:调查显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乘客等车时间平均减少了约2.6分钟,打车类app出现前等车时间约9.3分钟,打车类app出现后等车时间约6.7分钟,等车时间时间缩短了27.6%,我们可以认为出租车行业效率提高了约27.6%。公民坐出租车的费用更少了。只有约9.74%的人认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的费用比使用打车类APP之前的费用增加了,相对的,有26.45%的人认为使用打车类APP之后的费用比使用打车类APP之前的减少了。排除认为前后费用差不多和没注意到的人数,认为费用减少的人数多于认为费用增加的人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的费用减少了,即在费用方面打车类APP使公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打车次数相对增加。有33.64%的公民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打车的次数相对增加了,而只有13.22%的公民认为使用打车类APP后打车的次数相对减少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由于打车类APP给公民的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公民打车的次数才会相对增加。快车、出租车产品可以满足用户基本型需求,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增加打车市场的交易量与消费金额:更多的用户及时打到车,降低司机端的空驶率。5.2 专车上线,开创中高端市场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使用专车出于对快车、出租车的替代性需求。另一方面在打车的用户中必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经济实力,对舒适体验的要求更高,有能力且愿意为更高的舒适体验买单。快车、出租车产品对于满足这种期望型需求的能力有限。专车业务针对这样的需求展开,区分高端用户与普通用户,应急需求和计划需求,使得在不对打车市场交易量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事实上更好的服务将吸引因排斥低端服务而不打车的用户进入市场,增加交易量),提高交易金额。5.3 专车VS快车 专车价格是快车的1.5~3.5倍。一个合理的假设:普通快车目标用户为收入水平在杭州市区平均收入的居民。2017年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4689.67元,我们可以近似地估算出,专车的目标用户月可支配收入7034.5~16413.83元以上,这类人的生活方式与快车的目标用户必然有不同的地方。专车与快车相比多了接送机功能——针对这类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定制: 中高端用户群体做飞机频率高;机场赶飞机与下飞机的场景下不满足自驾的条件;中高端用户不偏好地铁、机场大巴这类低舒适度的交通方式;机场距离市中心远,接送机路程远,交易额高,有市场。

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的营销战略对比分析

一、品牌背景对比分析

1、一号专车

一号专车是快的2014年07月08日宣布推出定位于中高端用户的新业务品牌,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将近400个大中城市上线,并计划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市场。一号专车和快的打车作为快智集团旗下两个独立品牌继续独立运营,分别服务于大众及中高端两类用户群体。

2、滴滴专车

滴滴专车是滴滴打车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的为高端商务出行人群提供优质服务的产品,也是针对传统出租车行业推出滴滴打车软件之后上线的第二款产品。滴滴打车软件面向出租打车用户群体,而滴滴专车则面向中高端商务专车群体,滴滴专车目前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厦门等200多个大中城市已经开通。

3、对比分析

根据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两个品牌推出的时间来看,快智集团旗下的一号专车比滴滴打车推出时间要早40天左右,滴滴专车应该是跟进一号专车的品牌。40天就能推出重新推出一个品牌,互联网企业创新以及模仿的速度之快也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一号专车和滴滴打车两个品牌的母品牌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的几轮融资情况和支付闭环来看,快的打车几轮融资中阿里集团的身影频现,阿里对快的的持股比例较高,支付宝和软件深度结合,快的作为基础便民服务直接嵌入到阿里旗下的应用里;滴滴打车方面腾讯的持股比例较高,微信支付也深入其中。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中的两大巨头在打车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从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市场进一步拓展到面对中高端消费者两大细分市场。从开始之初的烧钱补贴,到后期的优惠券,说明市场已经基本平稳。一号专车在推出的时候为快的打车老用户提供了最低60元的打车券,滴滴专车也及时跟进。专车市场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两家独大,多家劲敌觊觎的状态,相对平稳。目前第三大巨头百度正在积极布局打车市场,凭借在移动端的广泛布局和地图方面的优势展开积极攻势。

二、宏观环境(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面对的政治法律环境既有相同也略有不同。政府组织的态度方面,交管部门对专车的认定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误解。根据资料【1】【2】可知,交管部门对整个专车市场是负面态度,原因可能是交通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出租车行业的压力。

交管部门仅处罚滴滴专车的原因又值得推测,众所周知阿里集团与国内各级政府机关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且将快的打车及一号专车定位于一项基础便民服务。相比之下一号专车合作伙伴多数为汽车租赁公司其与政府关系占了很大优势,压力较小。滴滴专车却在运营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沟通交流较少,出现被处罚的情况又引得众人议论,面临巨大压力。

2、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所处的经济环境大致相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便民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改造社会。两个品牌开通运营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一二线城市。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在这些经济水平良好,城市化程度高。

从资本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企业因为想象空间大,很受投资方的欢迎。据数据统计截止14年9月,国内市场注册使用打车软件的用户已达1.54亿,在线支付提供优惠给企业提供现金流,为后续盈利模式做了铺垫。如此巨大的用户基数也奠定了打车市场的基础。为一号专车及滴滴专车的推出打了前站,让一部分要求更高的消费者成功过渡到专车的环节。专车服务的推出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同时扩展了自己的业务。

3、社会文化环境 (Sociocultural Factors)

目前一号专车与滴滴专车两个品牌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大致相同。布局的一二线城市中,定位在中高端消费群体里收入水平高,年龄分布主要为二十到五十岁之间的中青年、对互联网应用接受程度高的商务及要求较高的消费群体。

虽然根据专车的起步价加里程加时间的定价方式相比普通打车要贵2-4倍,但是不用等待,高端舒适的消费体验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同时专车的出现,把闲置车源与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对消费者来说,也就不再用选择黑车,安全性更高,也让大多数消费者对专车的接受程度更高。

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有一个业内人知道但是都不想提的秘密,那就是许多创新其实是对国外模式的中国化改造。打车软件也是如此,国外市场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经过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改造,已经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已经经过消费者的检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从一开始就比较高。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计算机技术联网应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功能都能集成到一个小软件里,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各种APP更是层出不穷。许多以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完成的事都能轻松完成。

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两个品牌虽然跟母品牌有区分,但是建立之初的技术团队都是母品牌快的和滴滴的老团队。首先对打车软件技术层面和实际运营层面已经是轻车熟路,然后两家通过地图根据起步价+使用时间费用+单公里费用的收费模式,提前推算好费用,也解决了专车上没有计价器、计价模式不一样的问题。

打车软件在需求较大的时候因为要实时测算消费者与专车之间的距离并且预算到达时间、所需费用,以及后续的支付体系当中的接口问题、优惠券的使用情况等等,所以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软件顺畅使用的关键之一。一号专车的后台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完成的,通过数据优化,大部分时间打车都特别通畅。但是两家也在不同时间出现过系统宕机的情景,好在双方的技术团队技术素质过硬,短时间内对系统做了升级恢复,没有对消费者体验造成更大伤害。

三、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分析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根据资料及媒体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专车市场以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为例,车辆来源一是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闲置车源,剩下的就是广受诟病的私自招募私家车主的个人所有车辆。司机来源一是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带薪司机,然后就是私家车主。

考虑到边际成本,汽车租赁公司的闲置车辆更高的利用率对公司的盈利贡献较大,在经过在线支付,最后软件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分成的时候,软件公司的议价能力较高,但是对两者的经济利益及贡献都比较大,属于双赢局面。通过双方利益的分成协议及排他性协议也对竞争各方的优势确立有一定的意义。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of customers)

专车使用群体主要是分散的消费者,整体的议价能力几乎为零。而且根据目前专车的不同车型不同起步价+使用时间费用+行驶公里数费用的收费模式,消费者在出行前,软件已经测算好了出行费用,不根据实际的路程和时间收费,消费者根本就没有议价空间。

专车自推出至今,费用高一直是消费者普遍议论的话题,目前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都不同程度的为消费者提供金额不等的优惠券,吸引潜在消费者,高端亲切的服务之下,消费者对议价已经不抱有任何想法,由系统统一扣费,消费者基本丧失和放弃议价能力。

3、新进入者的威胁(the threat of new entrants for an industry)

专车软件是普通打车软件的进化版,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是企业在已经推出普通打车软件,并且资源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推出的升级服务。对新进入者来讲存在巨大的壁垒。

首先是资本的支持。软件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普通打车阶段为了补贴消费者,补贴司机方面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在今年的补贴大战也广受议论。许多没有得到资金注入,没有融资的公司便消失在起步阶段。

专车不同于普通的打车,有比较发达的出租车市场做支撑。与各家汽车租赁公司谈判,与政府监管部门沟通除了考验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外还考验着企业公关等软实力。有些与政府关系一般,形势不谨慎,人傻钱多的更或者财力人力资源准备还不充分的公司会至少经历两次考验,可能就因此碰壁。

4、替代品的威胁(the 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

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作为专车市场的平台,为有需求的消费者和闲置汽车资源的各方牵线。技术层面可替代性比较高,两个品牌要想保持更长久的优势只有做好闭环,完善消费者体验,维护与汽车供应商的关系,维护自己的市场优势和地位。

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从一开始就面对的而且束手无策的替代品威胁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城市统一电召平台。曾经就有过某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叫停打车软件,要求各出租车公司统一卸载打车软件,使用官方推出的打车平台。但是迫于无奈,跟不上市场变化,被消费者抛弃,转投互联网打车平台。很有可能专车打车平台也会面临同样的压力,趁着市场还未发展壮大,提前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虽然有悖市场规律,但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也确实不容小觑,要谨慎对待,及时做好沟通。

5、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ve rivalry)

就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互为主要竞争者,双方也是整个专车市场的领军者。但是除了这两个品牌,还有其他品牌跟进。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与易到用车联合成立的百度专车已经跟进。

一号专车作为独立运营品牌推出新的APP,但是在原来的母品牌快的打车的APP里也可以正常使用大多数功能,巨大影响力和各种优惠政策的推动下,部分消费者已经转移到新软件里。滴滴专车与母品牌滴滴打车结合,没有独立,专车打车一起使用。百度专车的合作伙伴易到用车在打车市场的占有率知名度比较低,但是借助百度在移动端和地图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暂时飞跃。预计三大互联网巨头大树底下分别成长起来的三家公司会形成独大的局面。部分资源较少,注重细分市场和某一地域的小型公司也会存在,但是不会危及三大软件的地位。

新的竞争还没开始,目前各方都比较谨慎,尤其是交管部门的态度方面,一直不松手。预计等到找到某种合法合适的方式,政府监管部门对市场创新松手之后又会进行一轮专车市场的补贴大战。由于专车本身的费用远高于打车费用,补贴的费用也会大幅上升,市场又将会淘汰一部分同业竞争者,最后达到几家独大,小公司运营困难或市场份额不值一提的局面。

四、对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未来局势的预测

由于专车推出时间还不到半年,目前还没有数据统计说明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孰重孰轻。但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及预见,一号专车将会在未来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优势,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创新还有企业的基因。

作为互联网企业,无论是借鉴国外市场的运营模式还是本土创新,错失良机就会落后。从一开始一号专车的推出比滴滴专车早40天来看,一号专车是快的打车的创新之举,滴滴专车仅仅是跟进。虽然时间只有40天,有可能就是一号专车成为市场利器,抢占大量市场,沉淀消费者。再根据材料【3】,快的一号专车开始进军企业市场。在政府国企公车改革的背景下,在新的消费需求导向下,一号专车将触手已经伸向蓝海。而此时,滴滴专车还忙于应付材料【2】中提到的类似舆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市场整体舆论在此时更是偏向于一号专车,滴滴专车在此时毫无优势。

同样企业的基因也非常重要。一号专车背靠的大树是阿里,滴滴专车背靠的腾讯。从背后两个企业来看,阿里对整个快的的态度城市需要的便民服务,是刚需。对腾讯来说。腾讯是一个提供娱乐消费的企业,滴滴只是跟其他两大互联网巨头分地盘过程的细分市场里平衡局势的一颗棋子。

据此两点来看,毫无疑问,一号专车的优势不仅仅是在数据上的市场份额,更是整个阿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改造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时代市场局势瞬息万变,市场局势如何还需企业面对不同情境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最终还有待市场检验。

参考资料及文献:

【1】12月30日新京报:《一号专车为城市交通变革提供新思维》

近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约租车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的交通、法律、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讨了在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如何逐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会专家肯定了以一号专车为代表的新兴出行方式为城市交通领域变革提供的新思维和路径„„

【2】12月27日京华时报:《上海交委查扣12辆“滴滴专车” 称滴滴专车大多是黑车》

25日晚间,上海市交委通报已查扣12辆滴滴专车,其中5辆车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剩余7辆车尚在调查取证中。对此,滴滴方面昨天回应坚称滴滴专车的车辆不是“黑车”且可以保障安全„„

【3】12月25日新华社:《快的打车一号专车进军企业级市场》

快的打车旗下一号专车方面24日透露,将正式推出企业版服务,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差旅解决方案。这是国内商务约租车领域首个企业版产品,意味着该领域的竞争正从C端(个人端)延伸到B端(企业端)。

【4】7月21日易观国际:《二季度快的打车市场份额53.57% 滴滴打车45.56%》 7月21日消息,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3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3.57%的比例占据国内打车APP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5.56%的比例位居第二。


专车行业分析相关文章:

★ 汽车活动策划方案经典2020

★ 汽车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 汽车促销策划方案五篇

★ 2020督促检查方案五篇

★ 2020最新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通用模板

★ 公司年度总结范文2000字通用模板

★ 采购策划方案范例5篇

★ 2020年农村脱贫攻坚年度工作总结5篇

★ 项目实施计划方案范文

★ 餐饮中秋节活动方案2020范文大全【5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